这篇文章并不是我们平时习惯的影评,或者解读,甚至有一点艰涩和制郁。对于最近几个月到 几年来生活在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这篇文章也许比我们中国的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不过,翻译这篇文章,本意不在于吹或者安利。我们都知道DCEU选择了一条并不太好走的路,甚至算是戳人痛处的路。我不想再争论“漫画正确性”与否或DCEU的超蝙是谁的超蝙这样永无结论的问题。只是在二次元以外的三次元,如今这个先进思想和道德底线越来越被践踏的全球大生态下,文化艺术只有两种出路——麻醉还是反思? 不多说了,感谢非君帮我校稿, 原文很棒,而我能力有限,只能勉强做到信达而已,谢谢您的阅读。

世界从未如此需要“钢铁之躯”和DCEU

撰写 By Andrew Dyce

翻译 by DC安利控心心(推特:@fukujang0627 )

审校 by  @fakescorpion 

原文链接:https://screenrant.com/dceu-movies-superman-trump-brexit/

(川普赢得美国大选的)这一刻是整个世界从未身处过的陌生。一代又一代,这个世界总是一步一脚印的向前迈进,从那些过时或陈旧的信念走向平等、包容和(对曾经造成的伤害给予)补偿——即使那些补偿也仅仅是些华丽的言语和沉默的歉意。但无论任何个人的政治理念,在刚过去的这一个选举年里,留给上百万人的印象是:这个前进的步伐,在他们有生之年里第一次停顿了。往严重了说,对百万计人们的印象其实更像是在倒退。

 这对大半个美国的冲击,和数月前大半个英联邦所受到冲击十分相似。人们麻木,并且完全缺乏淮备。回顾近现代对国家选举的预测和期望,能找出一个这样被人民全面抵制的例子都难。更别说在同一年里发生在两个围绕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这样类似主题的国家,两个完全不同群体的人们为他们所处的完全不同的现实世界而做出争论。我们终于意识到:世界并不是我们臆想的那个样子。无论你站在哪一方、投了谁的选票,都让学者和工人阶级的公民感到难以置信(即是积极意义上的,也是消极意义上的)。毕竟,这些戏剧性的时刻或转折,在传统意义上理应属于小说里的情节,它们不应该属于这个葡匐但扎实前行的真实世界。

也许妄加评断英美两国这两个大事件是造成人们“质疑一切”的原因有些极端,但对那些怀有政治希望或理念,而在“美国总统大选”和“退欧”中投票失利的人来说,这是个英雄被反派击败的黑暗世界。爱没有战胜恨,胜利带来的则是对明日的恐惧而非希望。有些人犹豫再次投身于娱乐——尤其那些曾经热爱喜剧和悬疑的人们,或是逃避现实的强档大片——另一些人则会转向它们来寻求慰藉,毕竟地球还是要照常转动(而那些首次体会这些事的人们就不好说了)。

 我们都有这个共识:艺术,流行文化和娱乐,如同镜和锤一般不仅反应也雕琢着我们的世界。也许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对漫画书里的超级英雄如此著迷,就是一个社会大众进入了类似青春期阶段的警告。 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英雄们克服困境,击败反派,正义在与邪恶的战斗中永立不败——这些被普罗大众认定为人类内心经历的真理。如今这样的漫画世界或许将被更多人期望去探索——这里少不了有为了逃避灰色现实世界的原因。

 在探讨公众对于这种类型英雄偏爱的同时——这里主要指已植入人心的漫威复仇者宇宙——无论什么民族,信仰、肤色或政党,都应该试着考虑另外的一种角度。漫威以给予观众渴望的希望和乐观来获取了巨大的成功,DC电影却山雨欲来——对有部分人来说是因为作品质量或非典型的影片结构,但最主流的批评来自于DC电影对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暗淡的描绘。一个单纯“太黑暗”的世界,太可怕、太不令人愉悦、太没有希望……一个别说当“超级英雄”,连做普通英雄都是无可企及的奢望的世界。

可悲的是这副景象已成为数千万突然跌落云端的人们的现实——其中包括那些年少气盛,最积极乐观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英雄输给了反派,而这种挫败放眼去几乎没有尽头。即使政治领袖们以团结的行动和精神,已开始诉求未来一个更好的前景——他们决心证明我们没有退步,而是比超越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强和坚定。可是对于普通的人民,被粉碎的希望和被推向"不包容"的一记老拳却很难从心头搁置。没有那些最能逃避现实的娱乐来抚慰他们的精神,这个世界就真将变成最近不被他们待见的那个虚构版本了

作为一个无形式差别的电影粉丝,这种讽刺感弦犹在耳。也许世界的变化不会过多影响世人对DCEU电影严肃基调和备受争议风格的接受程度,但它们所传达出的信息却从未如此让人觉得感同身受。毕竟它们对人性最坏的展望现在看起来可一点都不陌生。

但其实DC电影的那个世界仍有希望,亦有英雄


现代的超人 

 最浅显的来说,(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比以往更加理解扎克·施耐德手中现代版本的「克拉克·肯特」,一个有着个人理想和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的人。一个没有国家,没有朋友,没有任何比自己以外更多牵挂与归属的人。一个从小男孩时期开始就期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坦然以最真实自我的身份生活,某一天在他将能全然拥抱并向世人展示的——一个他的母亲从心里感到“美丽”的真实身份。

但对他的父亲而言,儿子的真实身份无论多么美丽,这个世界都会因知晓它而感到恐惧、怀疑和憎恨。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人们害怕他们不懂的东西”。 无论克拉克·肯特的内心多么善良,他为这个世界带来多少善意,他始终会被许多许多人视为一个外来者,一个局外人。最终,克拉克以隐藏自己的方式走进了这个世界,尽管乐观,他依然成长为更信任父亲忠告的成年人:“如果这个世界发现了我的真实身份……他们会排斥我的。”



 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意义更加清晰,当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公民和英联邦公民一致认为,那些可以跟他们当邻居,当同事,同时也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始终是“外人”或字面上“和我们不同的其他人”,只是因为对方的人种、信仰或性别认知的不同。我们的世界也就揭露了,如果超人决定相信人类的善良会造成什么样的悲剧——如果他选择生活在爱而非恐惧之中,如果他相信人们会肯定他的为人,而不是他从哪儿来的话。

《钢铁之躯》从上映开始,就被观众巨大的分歧和争议而包围。对于一些人而言,扎克·施耐德和大卫·高耶完美讲述了一个现代孤儿移民者的故事,这让他们由衷感到共鸣。折射出的现实是一个现代的移民者故事也不一定是...... 那么美轮美奂的。对那部分观众而言,超人内心关于融入(人类社会)的挣扎,对本源遗产的拥抱,他的愤青和恐惧,他的希望和信任,样样感同身受。

 对于其他的一些人,这电影则是明目张胆的完全相反的描述了他们认为超人“应该的样子”。他们认为超人应该毫无保留的相信人类并认同他们的美德啊,超人应该对他的身份感到骄傲啊。而乔纳森·肯特竟然认为他的儿子需要“等待人们变得更好”,而不是“直接信任人们会变得更好”,简直是对这两个角色最大的背叛!其实弦外之意就是,在某一群特定的观众眼里,没有人会不拥抱、欣赏、和爱戴一个如超人这样好的英雄。只要是好人,一定会接受超人。而超人自己的性格、外表和风度也理应映照出同样好的乐观与“希望”。

 再一次强调,无论在哪部电影中有些故事情节的细节和人物刻画的选择,都可能同时在不同人的解读下的或成功或失败。但最重要的是,别让这个故事要传达的信息被这些因人而异的喜好,这样的细枝末节而掩盖。尽管在《钢铁之躯》的尾声,超人找到了新的盟友,宣称自己“美国的不能再美国”,并且勇敢的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位置。也请不要忘记那个世界当时尚未对他的存在下定论,也没有明确表示给予了超人多大程度的接受空间。

 前作掀起的争论在《蝙蝠侠对超人:正义黎明》上映时再次直上云霄,就像这部电影里对超人多数的新闻报道和辩论一样,大多关于以下的内容:这个外来者是否能被信任,他的意图,他的动机,甚至质疑超人自身存在的权利。仿佛超人是一个概念,是一个物品,并非一个活生生的会呼吸的人。而这过去的几年告诉我们,这种状况根本不是虚构——像千百万个移民、穆斯林、LGBTQ和那些依赖社会救济的人一样,克拉克·肯特就这样坐在他的公寓里,看着电视上的人讨论着他是否拥有最基本的人道人权。

 随着接下来的每一步,在他试图完成自己认为正确且必要的行动来帮助所需之人时,情况却变得每况愈下,尤其是在权力的操纵下,事件演变为公众舆论竟转而抨击着真正的英雄。与此同时另一些民众认为他是新生的救世主,一个能够拨乱反正帮助那些被遗忘群体的人。于是这样的观众批评出现了:他们说超人不应该不快乐,超人应该在他的成就中享受到愉悦。而人们绝对不会在没有任何事实证据的情况下就怀疑他,控诉他、审判他,对那个只是想帮忙的人做最坏的假设。

总之,DCEU的世界观里人民屈从于猜忌被放大,他们排斥超人的理由甚至无关于超人本身,而是基于抽象的原则问题。这是个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抗议超人出现在他们星球上的世界,他们从人种上为钢铁之子定罪,他们要求他离开,并带走他所有“异己”的同类。

但此刻更要铭记在心的关键是,超人对这一切的反应里从来没有过愤怒或退却。他流露出的神情只有悲伤和惊讶。悲伤的是人们只把他视为一个危险而感到恐惧和不安——甚至妄加认为他该受到憎恨。数百万的人民现在也站在超人相似的位置上去感同身受,真是一件让人心碎的事。而正因如此,那些定论扎克·施耐德的超级英雄“不是超人”的批评声浪变得更加难以信服。在美国,在英联邦或其他地方,数百万人民被一竿子贴上了标签,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更安全的意图被排斥了。他们渴望因为自己是谁被肯定,而非从哪儿来的,是什么性别,性向或信仰的这个愿望,被一国的同胞们踩在了脚下。这些被排斥的人本应是超人这个形象的体现和象征,超人在DCEU世界里一直在不分日夜捍卫的人群正是他们。

 他们是外人,是少数,是移民,是“非我族类”——亦是最初构想出超人的那一个群体。如今超人或许誉满全球,但当年却是乔·舒斯特和杰瑞·西格尔的构思。这两个羞涩的犹太移民者之子创造出这个人物的理念时,超人只是一个他们心底深处,想走出世界最后成为的那个形象。但世界已经改变了,因此新的超人亦随着世界而改变。

 就像超人表现出的,这些“外来者”。 移民们、“非我族类”的人们也同样拥有英雄气概。同样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而他们得到的回报,却只是世界更加严厉的排斥和拒绝。

DCEU中发生的事似乎既不忍直视又不应该发生,就如同现在这世界上数百万失去希望的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一样。但我们在《钢铁之躯》里领悟到的,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在向前迈进的时候才能让人有切身的感受,英雄主义更不是什么花俏迷人的逃避法。DCEU的超人传递出的信息是:即使面对不宽容、恐惧和猜忌,能坚持保有希望和信念才能让人成为英雄。而超人在面对这一切时,甚至连怨恨、愤怒和怀疑都没有,这就让他成为超级英雄。

一个独特的、现代的超级英雄,即使接受这个现实会让人无比心痛。

蝙蝠侠

事情一旦牵扯到人心人性时就会变得棘手。尤其是当被归类到无可争议的失败方时,人们会寻找原因、解释或甚至某个人来责备和怪罪(人心人性就是如此)。你是要责备那以利用了恐惧、猜疑、民族主义,或守旧偏见的人呢?还是要责备那些放任自己被操纵摆布而盲从的人呢?这版由亨利·卡维尔饰演的超人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例子。尽管他对那些针对他的恶意假设和怀疑感到非常沮丧,他仍然从来没有责怪过这些人,也从未要求人们为那些幼稚失控的恐惧负责。毕竟他是超人,他坚信人们从本质上是好的。

在这种时候,上百万的人们将面对一则同样难解的哲学命题——与他们共享家园的同胞,拥有着与自己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如果一个超级英雄理应展示给这个世界的是如何以行动来体现最高尚的美德,而超人上台的步伐是到位的...... 却也有些踉跄,这正表示着起步的挫折是正常而可接受的。他展示自己行动的方式,就是站在一位颇富争议的蝙蝠侠的对立面…… 当然现在来看,比他在《正义黎明》首次亮相时的争议还少了一点。

过去数年来蝙蝠侠这个角色都是以一个本质上英勇——尽管破碎——的方式来描绘呈现的。然而扎克·施奈德和本·阿弗莱克的这一版蝙蝠侠更加愤世又偏执,他几乎被自己的恐惧所吞噬。那时候影评和一些粉丝曾讽刺的说“这既不是他们的超人也不是他们的蝙蝠侠”。仿佛布鲁斯·韦恩永远不会让自身的正直被疑忌、恐惧和自以为的正义感所支配。他绝对不会对超人这样明显的好人做出恶行——只因为他所代表的危险,或只因为他的存在就是未知的威胁。

对那些曾在“脱欧”和“美国大选”里无论投了什么票的选民们来说,布鲁斯·韦恩选择的这条路使他成为了一个本质上的坏人(而不是好人),这件事是他们难以接受的。除非他们的观点是武断的认为任何政治立场相反者在根本上都是“邪恶”(让我们希望永远不要到那一步),不然投票的双方都应当站在超人的角度,从超人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眼前各自的蝙蝠侠:一个好人,被现实和自身的经历所改变,已经对身周的世界盲目。一个好人,因为内心的无助感或正义感,正看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他面前被建造起来,或是在他面前崩塌。

 一个“英雄”永远不会或者不应该失去宏观大局的能力,这种论调在现实世界也是站不住脚的。真正伟大的智慧之人都曾站在所有政治立场或社会问题的对立面,而诋毁他们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忍不住想抓住对方选民的喉咙来要求一个解释或许是个常见的人性冲动,但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人能活在那样简单的世界里。

 直接假设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人就是不讲道理,不道德,或者永远不会让步就是在犯下错误。这只会让你直接面对电影里两位主演的状况:因为私人的理由而大打出手,发泄挫折。尽管人性的链接和诚垦的对话最终让他们免于互相毁灭。

任何政治团体下的任何人都可以看蝙蝠侠的故事,接受到它所传递的信息:那就是即使他并不相信、或者不愿承认,布鲁斯·韦恩的判断是错的。可这两个对手终将发现他们的相同大于分歧,而他们的仇恨不仅是因为机缘巧合的煽动。那些让他们保持对立的力量——那些让他们互相关注彼此而不是解决这个世界实际面临的危机背后——是操纵的提线。然而别急着算账,毕竟这里的反派,他的理由同样来自于恐惧、自大,并且也自认是为了贡献给更多人的利益。

重点在于:蝙蝠侠——无论他代表的是在这些政治运动中的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犯下了错误。当他想要通过自己的方法,以一己之力,完成那些他认为必做之事来解决这个世界的危机时,事情变得更糟糕了。携手合作最终成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蝙蝠侠曾经错看了超人,而在与他同等的盲目误判下超人也错看了蝙蝠侠。他们俩没有一个是真正的邪恶,他们之间只有误解。

作为一个被评价为惨淡和不怎么愉悦的电影宇宙,最后的结论却是乐观到几乎有些天真的社会合作与妥协。如果我们能越早意识到这点越好。切记评价的论点:“他俩个如果肯好好谈谈而不是花时间打架,问题会更早解决的。”

神奇女侠 

 抗议者在英联邦退欧之后曾经在街头游行,就像那些现在流连在美国国会街头抗议的人群一样。这是一种最基本层次的民主体现。人们认为必须走上街头,做一些事情来表达这个世界不是静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面对强权和体制就不能表达自己感受的。对那些赢得了选举和投票的人来讲,这种抗议也都是徒劳的——甚至是“作秀”的(最悲观或最自得的那批人会这么嘲讽道)。但对比于那些接受了这个世界是由多数人来决定的人,抗议者多半是觉得他们是别无选择,只剩下这种身体力行的方式才能表达他们的反对感受。

 定义一场抗议集会活动,其议题悲惨程度,庄严程度和内部的创伤程度与它的声势息息相关。议题越悲惨,越痛苦绝望其抗议活动也将更为声势浩大。但就像独立宣言所说,那些手握权力能够把他们认为是错误的东西拨乱反正的人们,就理应去做出改变——甚至有责任去带来改变。当蝙蝠侠和超人在竭尽所能为自己相信的正义而彼此对抗时,一位第三方势力的存在让DCEU告诉我们当那些强权者不作为时会发生什么——这位第三方势力就是神奇女侠。

这个由盖尔·加朵饰演的角色迄今为止的部分逃过了大部分对DCEU的批判(或者也失去了被深层分析的机会)。但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她的出场并没有浓墨重彩来宣扬她英雄形象的一面,反而用她自己的话说,没人知道她存在的原因是:“一百年前我放弃了人类,躲开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恐慌。”没错,来自亚马逊的戴安娜带着她著名的乐观和天真,却只看到了人类最坏的部分,最终认为……人类的潜能微小到她选择了放弃。

 神奇女侠,作为女性超英大片里灯塔一样的人物,竟承认她不再诉求她的原则,她放弃了。她曾寄最大的希望却被这世界以最残酷的战争来回应,因此她停止了战斗。而《正义黎明》电影中她只为自身利益而再次出现——为了一张照片——同时也是她曾经试图加入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的唯一证据。但在见证了两个试图做对的事(即使他们有自己的差异和错误)来保护无辜人民的男人间的对抗之后,她重新加入了战斗。

 而更重要的是,她也在最关键的时刻见证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一个人为其他所有人平安而无私奉献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戴安娜曾有她背弃希望的理由,也曾为拯救世界而奋斗。这里不是剧透,毕竟全面爆发的一战早已定论了她的失败。一场高尚的战斗并没有结束于爱战胜了恨,而恐怖也随即而至——到这里对读者和观众来说,也已经不再是纯虚构的概念了。

 历史的时间线在将要上映的神奇女侠电影里已经揭晓,我们将看到戴安娜走进这场必输之战,但终将失败并不代表不值得战斗。也许这场失败亦有伟大和光荣。只要动机是无可指摘的,而且贯彻了信念与尊严。无论如何,神奇女侠早都是个值得标榜的时代偶像。尽管尝过失败的打击,或是在阻止不义之举发生时力不从心。但她的回避并不是答案。对那些身处在相似位置的人们,不如学一学她的所做作为:寻找善良,守护善良,即使大风大浪骤起也不要停止。

无法得知还要多久,“脱欧”和“2016美国大选”带来的伤痛才能平息——无论你站在哪一方并为其辩驳,现在都不是指责的时候,而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时刻。不要试着找替罪羊,而是该接受现实世界真正的模样。我们不知道还有多久人们才能从他们用来逃避现实的各种爱好里伸出头来,但对于那些想知道一个超级英雄若是存在于一个与现实相对相似的世界意味着什么的人们……DCEU或许就是那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另外,如果你要的只是一个我们同大于异的证明,那么记住……Martha(这个养育了外星移民儿子的女性拥有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母亲的名字。


(完)


评论(6)
热度(174)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